你有没有发现,最近咱们身边的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间好像少了很多呢?这可不是偶然哦,得归功于咱们国家出台的“网游新规”呢!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看看这个新规是如何改变咱们生活的吧!
还记得以前,一到放学时间,咱们小区的孩子们就纷纷拿出手机,沉迷于各种游戏,家长们也是头疼不已。2021年8月30日,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这可是史上最严的“未成年人防沉迷”规定哦!
新规一出,效果立竿见影。根据《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现在“玩游戏是孩子课余时间娱乐方式选择的三号玩家”,多数未成年人玩手游频次呈现规律及节制状态,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效果显著。
新规出台后,游戏厂商们也是纷纷行动起来,升级防沉迷系统。比如腾讯在实名认证基础上推出了“人脸识别”,网易开发了“租售账号识别模型”,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。
更有意思的是,一些小县城的商铺曾经大量向中小学生出租手机以及成年人账号,以此绕开防沉迷系统。但在新规的严厉打击下,这些行为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。
腾讯2023年Q1财报显示,未成年人流水与游戏时长占比分别为0.7%、0.4%,与三年前相比均下降超过90%。黑猫投诉数据也显示,2024年1-7月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相关方面有效投诉量比2022年同期减少22.5%。
除了游戏厂商的努力,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防沉迷的重要性。以前,一旦发生未成年人游戏沉迷事件,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。但现在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主动参与进来,与游戏厂商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《报告》显示,56.2%的未成年人每周仅玩3次游戏,其中70.6%每次仅玩1小时。而且,家长反馈出,对比3年前,37.4%的孩子玩手游次数减少了。这说明,防沉迷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新规的出台,不仅让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,也让游戏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。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关注游戏内容的质量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、有益的游戏体验。
此外,新规还推动了游戏行业的技术创新。比如,人脸识别、租售账号识别模型等技术的应用,不仅提高了防沉迷系统的有效性,也为游戏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。
当然,防沉迷工作任重道远。未来,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,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首先,政府、企业、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,共同推进防沉迷工作。其次,游戏厂商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,提高防沉迷系统的有效性。家长们也要提高自身素质,关注孩子的成长,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游戏。
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度过一个健康、快乐的童年!